查看原文
其他

三岁不一定看到大,但三岁很可能胖到大!

鲸鱼 医学界儿科频道 2021-04-25


减肥要从娃娃抓起!


作者丨鲸鱼

来源丨医学界儿科频道



中国的俗话说: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。


而最近德国的一项研究告诉我们,三岁能不能看到大倒不一定,但三岁的时候胖了,那很可能会一路胖到大!



文章有点长,先看提要

德国研究:老话新解,三岁一路胖到大!

英国研究:逆天改命,减肥从娃娃抓起!

全球行动:严防死守,慢性病预防起来!


德国研究

老话新解,三岁一路胖到大!



大多数肥胖的青少年通常在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很胖了——最近一项来自德国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,这些肥胖的青少年在2~6岁的时候体重增加最为明显,而在此之后体重的增长虽然会减缓,但最终还是会导致他们的肥胖持续到青少年时期


Fig 1.1 研究最近发表在了NEJM上[1]


这项来自德国莱比锡大学(Universität Leipzig)的研究对5万多名孩子的体重指数(body mass index, BMI)的进行了前瞻性及回顾性研究,分别测定了他们在儿童时期(0~14岁)和青春期(15~18岁)的BMI的变化。此外,研究人员还评估了3万多名孩子每年的BMI的变化。


Fig 1.2 研究中对于儿童/青少年体重状态的分类


由于儿童/青少年的肥胖不能使用成人的分类系统进行定义,因此研究人员对儿童/青少年根据BMI不同的标准差(standard deviation, SD)将孩子的体重状态进行了分类。分别定义为体重不足(underweight)、正常体重(normal weight)、超重(overweight)和肥胖(obese)。


1    在回顾性分析中   

研究人员发现,大多数体重正常的青少年在他们的童年期间同样也不胖,而童年不胖的青少年,大部分也将健康的体重保持到了青少年时期。


Fig 1.3 儿童/青少年BMI的回顾性研究


但在肥胖的青少年中,他们大多从5岁就渐渐地开始发胖了,他们的童年有22%处于超重的状态,31%处于肥胖的状态。


肥胖青少年的童年是一个不断变胖的过程,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们的BMI属于肥胖组的比例不断增加。


啊呀!看来小时候胖,长大了还真的容易胖!


2    在前瞻性分析中


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索了肥胖的儿童持续到青少年时期的概率:


Fig 1.4 儿童/青少年BMI的前瞻性研究


  • 年龄在2岁及以下超重/肥胖的孩子中,有50%还有机会在儿童/青少年期恢复到正常体重;


  • 但在3岁时肥胖的儿童中,90%在青少年时会处于超重或肥胖的状态,仅有很少的孩子有机会恢复正常体重;


  • 的儿童很少在青少年时期会变胖


看来,想要不胖,3岁真的是个关键点!


3    进一步探索了BMI随着年龄的变化状况


研究人员将儿童分为体重不足/正常(SD < 1.28 SD)和超重/肥胖(SD > 1.28 SD)两组。


Fig 1.5 BMI随时间的变化


Fig 1.6 BMI的每年的变化率


在增长的过程中,研究人员发现2~6岁是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,在这一时期变胖的儿童与体重稳定的儿童相比,在青少年时期变胖的比例更高(28.6% vs 20.0%),相对风险会增加近一半(HR 1.43, 95%CI 1.35-1.49)。也就是说,小时候一不小心胖了,那么以后就更容易胖!


减肥,真的要从娃娃抓起!


4    除了儿童时期的体重之外


研究发现,出生时的体重与青少年是否肥胖也有关系


Fig 1.7 出生体重与BMI变化的关系


大于胎龄儿(LGA)在青少年时期超重/肥胖的比例大于适于胎龄儿(AGA)或小于胎龄儿(SGA),他们长大后超重/肥胖的比例分别为43.7%、28.4%和27.2%(p < 0.001),大于胎龄儿的风险会增加55%(HR 1.55, 95%CI 1.38-1.74)。而这与母亲的超重/肥胖也有关。


没想到,你胖不胖居然娘胎里就注定了?



在随文刊发的编辑评论中,来自杜克大学(Duke University)儿科学系的Michael Freemark, MD评论道:


对于父母超重、孕妇有糖尿病或吸烟史的家庭,应当事先对此事有所了解。
同时,我们可以发现欧美儿童的肥胖愈演愈烈,年轻人中也出现了胰岛素抵抗、2型糖尿病、高脂血症、高血压和脂肪肝等疾病。这不是一个好现象,我们对此需要早期干预[2,3]


不过,即使是先天不足也并不意味着长大了一定会胖。最近就有一项相关的研究发表在了JAMA Pediatrics上[4],这项研究指出,如果小时候好好干预,还是有机会“逆天改命”!


英国研究

逆天改命,减肥从娃娃抓起!



这项发表在JAMA Pediatrics上的研究来自于英国,由伦敦大学学院(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)领衔主导[4]。在这项研究中,共纳入了925对、1850名双胞胎,研究人员分析了这些儿童家庭环境中的肥胖相关因素,如饮食、运动和媒体等,以探索遗传、环境以及环境 x 遗传的相互作用对肥胖的影响。


Fig 2.1 研究近日发表在了JAMA Pediatrics


结果发现,生活在整体致肥胖风险较高环境中的儿童,其BMI相关基因的遗传度为86%,而肥胖风险较低环境中的儿童遗传度仅为39%——这表明早期家庭环境干预可能在有肥胖遗传风险的儿童中尤其重要,而这又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减肥要从娃娃抓起!


研究中使用了家庭环境访谈问卷(Home Environment Interview, HEI)来评估孩子家庭中的肥胖风险,其中包括21项与食物相关的问题、6项与运动相关、5项与媒体的使用相关


在这一问卷中,饮食习惯较差、运动较少、更喜欢看电视的家庭评分会更高。


Fig 2.3 同卵/异卵双胞胎之间比较体现了环境/遗传因素对肥胖的影响


研究人员根据双胞胎的性别和年龄调整了他们4年的BMI SD评分,双胞胎根据其遗传背景被被分为同卵(Monozygotic, MZ)和异卵(Dizygotic, DZ)两种。结果发现,MZ之间的肥胖情况较DZ一致性更高(0.78~0.87 vs 0.37~0.54),这体现了遗传在孩子肥胖中的力量。


不过,环境对此也并非无能为力,MZ和DZ双胞胎之间的差异大小与环境也有关系。在高肥胖风险的家庭中,两者之间的风险较大,而在低肥胖风险的家庭中则反之(0.46 vs 0.27)。


这说明肚子上有没有小肥肉,遗传很重要,但环境的因素也必不可少!——换言之,如果“先天不足”,那么通过“后天努力”,娘胎里预定的“小胖墩”也是可以不胖的!


Fig 2.4 遗传/环境因素对肥胖的影响


为了更直观地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于孩子BMI的影响,研究人员估计了遗传(62%, 95%CI 49%-75%)和共同的环境因素(18%, 95%CI 5%-29%)对于孩子BMI的影响。虽然遗传因素依然占到了主导地位,但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也不小。在不同家庭环境中的孩子,遗传因素的影响可以相差超过一倍(86% vs 39%)。


Fig 2.5 评论作者 Faith MS, PhD & Epstein LH, PhD


在随文刊发的评论中[5],来自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(University at Buffalo,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)的两名教授形象地称导致肥胖的遗传因素是“枪”,而家庭环境则是让孩子变胖的“扳机”。


他们指出这项研究检测了环境 x 遗传的相互作用对肥胖的影响,而这一因素在之前的研究中没有被研究过。这项研究证明了,成长在健康环境中的孩子,其导致肥胖的遗传因素的作用会被削弱近一半。
这意味着,想要成为一个健康的瘦子不一定要“拼爹”,自己凭本事健康生活也很有希望。


这项英国的研究恰好关注了孩子0~4岁的成长过程,与德国研究中发现“关键期”有部分的重合,为愈发严重的肥胖问题提供了部分解决方案。


全球行动

严防死守,慢性病预防起来!



肥胖问题不仅对于德国和英国很重要,在中国同样也不可小觑。


Fig 3.1 中国小胖墩30年翻了20倍


由北京大学主导、发表在肥胖领域著名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上的一项研究显示[6]从1985~2014年的近30年间中国发育迟缓和消瘦的人群比例均逐渐,而超重的人群则持续上升


超重的患病率从1985年的1.1%翻了近20倍,到了2014年已经达到了20.4%(p for trend < 0.01),男孩超重的情况比女孩更严重(26.2% vs 4.7%)——原本几乎“百里挑一”的小胖墩,到如今不到5个孩子中就会有1个!


Fig 3.2 JAMA 肥胖专题 2018


然而,面对这样的情况,我们却没有很好的办法。JAMA 2018年1月发布的肥胖系列专题文章中指出[7],虽然目前对于肥胖相关的临床治疗手段、公共政策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不少,但迄今为止的各项措施并没有成功地逆转肥胖率的上升,我们还需要探索新的模式去逆转这一趋势。


Fig 3.3 NCD倒计时2030 在Lancet上的报道


而在今年9月底召开的第8届联合国非传染性疾病(NCDs)高级别会议上指出[8],2016年全球的5690万死亡中估计4050万(71%)是由于NCD所导致。其中,有3220万(80%)与癌症、心血管疾病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有关,不得不说这些疾病与肥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
可持续发展目标(SDG)3.4是在2030年,将这些疾病相关的死亡减少1/3——这真的需要我们从管住我们自己,管住我们的孩子开始做起……


娃~吃完这个我们一起去遛弯



Reference

[1] Geserick M, Vogel M, Gausche R, et al. (2018). Acceleration of BMI in Early Childhood and Risk of Sustained Obesity. N Engl J Med. 2018 Oct 4;379(14):1303-1312. doi: 10.1056/NEJMoa1803527.

[2] Freemark M. (2018). Determinants of Risk for Childhood Obesity. N Engl J Med. 2018 Oct 4;379(14):1371-1372. doi: 10.1056/NEJMe1811305.

[3] Brown T. (2018). Critical Window for Obesity Prevention Identified. Medscape. October 04, 2018. Available at: https://www.medscape.com/viewarticle/902979 Last assessed on 2018-10-07.

[4] Schrempft S, van Jaarsveld CHM, Fisher A, et al. (2018). Variation in the Heritability of Child Body Mass Index by Obesogenic Home Environment. JAMA Pediatr. 2018 Oct 1. doi: 10.1001/jamapediatrics.2018.1508.

[5] Faith MS, Epstein LH. (2018). Healthy Homes and Obesogenic Genes in Young Children: Rigorous Behavioral Theory and Measurement and the Detection of Gene-Environment Interactions. JAMA Pediatr. 2018 Oct 1. doi: 10.1001/jamapediatrics.2018.1945.

[6] Song Y, Agardh A, Ma J, et al. (2018). National trends in stunting, thinness and overweight among Chinese school-aged children, 1985–2014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, published online 18 Jun 2018. doi: 10.1038/s41366-018-0129-7.

[7] Livingston EH. (2018). Reimagining Obesity in 2018, A JAMA Theme Issue on Obesity. JAMA. 2018;319(3):238-240. doi: 10.1001/jama.2017.21779.

[8] NCD Countdown 2030 collaborators. (2018). NCD Countdown 2030: worldwide trends in non-communicable disease mortality and progress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target 3.4. Lancet. 2018 Sep 22;392(10152):1072-1088. doi: 10.1016/S0140-6736(18)31992-5.
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